您当前的位置 : 人大之友 >> 会员风采

把握机遇 回报家乡

发布时间:2019-11-15来源:河北省人大文化交流促进会

李高斯,河北保定人。团中央十六大代表、全国工商联第十二届执委、河北省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河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青联委员、河北省青商会委员、保定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保定市农村商业银行董事会董事、保定“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保定市北市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现任耐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高斯出生于1976年,从1994年开始工作创业,当时他18岁,就职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实业开发总公司,因此,他的创业也是从电力行业开始的。创业之初,作为一个初到北京的外乡人,孤身一人在北京打拼,这种艰辛可想而知。但幸运的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时代,遇到了许许多多帮助他的人,使他在创业初期度过了难关,在北京的电力市场站稳了脚跟。

2000年前后是北京建设最鼎盛的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凭借几年来积累的市场资源,使企业在短短的几年中得到了迅猛发展。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也是首届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公司凭借着企业的综合实力,通过竞标获得了大运村电力设备制造及电力工程总承建的任务,而且在大运会开幕期间,公司派遣专人现场监控,保障了大运会的顺利举行,受到了大赛组委会的赞扬。企业取得初步发展后,他始终不忘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理想。2001年,当时25岁的他,通过政府收购了原国有破产企业保定电子元件厂,安置在册职工545人,补发原破产企业所欠工人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安置费等,并且为破产企业120名职工提供培训再上岗机会,及时解决了政府和职工的困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2001年之后,公司在北京又陆续承接了国际会展中心、奥运媒体村、奥运兴奋剂检测中心、奥运水上公园、北辰大厦等奥运明星工程,这些工程均以技术专业、安全可靠、服务到位而赢得了政府和客户的好评。在各级领导的无私帮助下,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的发展小有成绩。有人说,他的创业是成功的,但在他看来,在创业的道路上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只是比别人在同领域多跑了几步。在北京创业期间,让他见识了太多的优秀企业,优秀的同行,如何加速企业的发展进程,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为家乡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他一直没有停止过思索,最终将方案锁定在“立足保定,开拓外埠”这八个字。

2005年,“保定·中国电谷”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办,在推介会上,让他更深一步认识到了家乡的发展潜力,认识到家乡政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决心。能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借着这个机会,他毅然决然回到保定发展。与原北市区政府签署协议,征地250亩,建设华北地区最大的输配电设备生产基地,生产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超高压GIS设备、智能电网数字化变电站、风力发电和新能源配套设备、输变电成套设备等。公司以此为基础,与德国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成为了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与瑞士ABB(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成为ABB中国合作生产厂,同时,公司还与国家电网及五大发电集团开展了合作。2010年,公司进军天津市场,参与了武清20000亩土地的旧城改造项目,综合开展电站建设总承建、电力规划、设计、设备生产、施工总承包业务。

2014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公司按照保定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规划及思路,与保定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保定高铁站,共同谋划打造耐斯·智慧海——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暨大学生创业基地项目。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打造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项目的平台。项目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2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未来将集中承载上千家科技企业进驻的世界级城市产业综合体。在项目谋划建设过程中,该项目得到了河北省、保定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

2016年,公司斥资数亿元,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平台竞得央企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厂区200亩土地及房产,并与中航工业集团的新能源公司、新型材料公司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既谋求了自身战略发展又挽救地方特色产业,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同步共赢的目标。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设立雄安新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建设雄安新区的战略指引下,把握时代机遇,以领衔环雄安经济带,承接雄安非核心功能为战略使命,与保定政府及区县政府签署协议,进一步深化合作,以“耐斯·智慧海”项目为核心起步示范区,规划建设五平方公里的环雄安经济带,布局高端高新产业集群,致力于打造雄安非核心功能承载区域,在未来雄安新区建设中,提供前期服务保障和支撑作用,同时为保定对接雄安新区贡献一份企业的力量。

一路走来,刚刚进入到不惑之年的他,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企业发展到今天,不只是靠自己的能耐,而是始终有党委、政府作为坚强的后盾,给民营企业家最大的信任和帮助。他始终认为,自己和企业就是国家肌体的一个细胞,国家强则企业强,企业强则国更强。他要做的,就是继续努力,不忘初心,不负时代,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企业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